为什么怕乌龟?
有些儿童害怕狗或蛇是可以理解的,但有些孩子害怕看起来非常安全的东西,比如毛绒玩具,这就让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了。在近日的一项研究中,科学家指出孩子怕乌龟的现象也许可以解释这一点。
“人们在看待外来事物时存在一种所谓的威胁放大偏差,”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专家艾米·纳什(Amy E. Nussbaumer)说道,“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恐惧情绪扩大到与之相关的事物身上,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一直被一种动物威胁,那么她很可能也会害怕与这种动物长相相似的其他动物,因为大脑会过度解读潜在的危险因素。”
为了测试这一想法的准确性,纳什等人在实验中让40名3至6岁的儿童观看一组图片,其中有展示一些常见事物的图片,比如香蕉和球等,也有一些稀有事物的图片,比如乌龟和蜥蜴等;在另一组类似的图片中,常见事物的图片被替换成了毛绒玩偶和毛毯等软绵绵的事物。在观看完这些图片之后,研究人员对孩子们的态度进行了调查,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更喜欢常见事物,厌恶不常见事物。在另一个实验中,孩子们观看了展示可爱小精灵的图片,结果他们最喜欢的则是长得最像人的小精灵。
“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事物,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人与人的关系,也适用于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,”纳什说道,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,儿童在对一些外来生物做出反应时会把它们和自己相比较,而外来生物和人类越不相似,人们对其的认同感就越低,也就越容易把他们视为潜在威胁。”与之相似的是,人们对毛绒玩具的反应也取决于该毛绒玩具与人类的相似度。
纳什指出她的研究结果还表明,与外来生物(和/或外来事物)的正面接触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此类生物的认同感,因此经常和小乌龟接触的孩子很可能不会把它们视为威胁。